首页   |   本刊介绍   |   编委会   |   栏目介绍   |   投稿指南   |   优秀专家   |   期刊征订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人权》注释体例举要
  友情链接
22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22 中国人权网
22 《中国法学前沿》
22 联合国保护人权专栏
2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18-11-10

高层论坛
 
       高层论坛
1 走中国特色扶贫道路促进人权事业进步 ———在“ 2018·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向巴平措
2018 Vol. 0 (6): 1-3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149 KB)  ( 37 )
4 发挥人权非政府组织作用积极推进减贫国际合作 ———在“ 2018·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黄孟复
2018 Vol. 0 (6): 4-6 [摘要] ( 80 ) HTML (1 KB)  PDF (149 KB)  ( 33 )
7 分享减贫经验 促进共同发展 ———在“ 2018·北京人权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付子堂
2018 Vol. 0 (6): 7-10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172 KB)  ( 34 )
11 世界人权的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王立峰
 《世界人权宣言》发表 70 年来,世界人权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有助于推进人权的全球治理,也需要对世界人权所面临的道德和政治困境作出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人权观着眼于世界人权的道德理想,也立足于现实可行性,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开放性、包容性及可行性。在道德建构方面,应确立生存权和发展权优先的基本人权清单,设定基于公正、政治合法性和能力的义务承担原则; 在政治建构方面,应强调民族国家的意义,建构基于国内合法性与国际合法性的负责任国家。
2018 Vol. 0 (6): 11-30 [摘要] ( 103 ) HTML (1 KB)  PDF (595 KB)  ( 38 )
31 先富帮后富的中国人权实践 ———以“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例
吴志红 谈火生
贫困是充分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之一。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率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成长为社会扶贫的中坚力量。“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社会扶贫的典型,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以市场的力量帮助贫困人群,尤其尊重贫困人群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家扶贫相比,中国的民企扶贫在政治基础、文化底蕴、组织架构、模式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民企扶贫对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向全世界讲好扶贫与人权发展的中国故事的一个极好事例。
2018 Vol. 0 (6): 31-42 [摘要] ( 70 ) HTML (1 KB)  PDF (399 KB)  ( 35 )
43 论精神障碍者的婚姻家庭权利
李雅琴
精神障碍者缔结婚姻和生育需考虑精神障碍者本人、婚姻相对方及子女三方的利益。这涉及精神障碍者的性自主权、婚姻相对方的知情权和人身安全权以及子女的健康权等多项权利。对其婚姻家庭权利的配置需充分考虑三者利益的平衡。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精神障碍者缔结婚姻的某些规定相互冲突。精神障碍者的婚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不等同,在婚姻相对方知情、精神障碍者认同的前提下,精神障碍者就有权缔结婚姻。精神障碍者监护人的代理权在此领域应予以适当限制。由于部分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应对精神障碍者生育权进行适当的合理限制,但限制必须基于最大利益原则和不伤害原则。
2018 Vol. 0 (6): 43-54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387 KB)  ( 42 )
55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背景回顾与再解读
黎建飞
《残疾人权利公约》于 2008 年 5 月 3 日正式生效。回顾该公约起草的社会背景,对其基本理念和核心条款进行再解读,对于在我国国内法中更全面地落实该公约,推动我国残疾人权利保障事业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序言明确确认了残疾人权利的价值及其基础,确立了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国主动按照公约要求,通过立法、行政措施及其他适当措施积极履行公约; 近年来通过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加强办理残疾人案件的司法责任等方式,不断积极推动对残疾人的司法保护。
2018 Vol. 0 (6): 55-66 [摘要] ( 81 ) HTML (1 KB)  PDF (393 KB)  ( 33 )
67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生效五年之观察
孙世彦
内容提要: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于 2008 年通过,2013 年生效。该议定书生效后 5 年间,共有 23 个国家批准了该任择议定书,有 23 件来文提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与其他核心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个人来文制度得到接受的情况相比,对该任择议定书的批准情况不尽如人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在对来文的审议中,都做出了详尽的说明,大量参考了其以往的一般性意见,并在认定存在违反情势时提出了具体的和一般的救济建议。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在审议个人来文的实践中,一方面要澄清和确定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权利以及相应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另一方面要保持其作为监督机构的性质和地位,不能扩张自己的权力至缔约国不能接受的程度。
2018 Vol. 0 (6): 67-80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459 KB)  ( 39 )
81 韩国海外经营企业的工商业与人权案例研究: 挑战和一个新的国家行动计划
[韩] 徐昌禄 [韩] 南承宪
韩国的公司正在变得更加跨国化,它们日益面临在受冲突影响地区或管理薄弱地区严重侵犯人权的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韩国企业在其全球业务中采取有效的人权尽职调查措施,以遵守 2011 年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韩国的国家人权委员会尤其是处在韩国推动联合国这一指导原则的前沿。2016 年 7 月,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向韩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正式建议,要求通过一项新的国家工商业与人权行动计划。鉴于这些发展动态,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涉及韩国公司的案例研究,提出韩国政府加强其法律体系和能力的建议,以解决严重的企业侵犯人权问题。
2018 Vol. 0 (6): 81-105 [摘要] ( 63 ) HTML (1 KB)  PDF (771 KB)  ( 3 )
106 国际人道法的现代化 ———1977 年两个议定书的起源和发展
张卫华
1949 年日内瓦四公约缔结后的地区战争和国内武装冲突给传统国际人道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国际社会在 1977 年缔结了 1949 年日内瓦公约的两个附加议定书。这两个议定书统一了传统战争法中的 “海牙法”和 “日内瓦法”,完善了对平民的保护,发展了武装冲突和战斗员的概念,制定了适用于非国际武装冲突的专门条约,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申和发展了国际人道法的原则和规则,实现了国际人道法的现代化。
2018 Vol. 0 (6): 106-117 [摘要] ( 77 ) HTML (1 KB)  PDF (390 KB)  ( 38 )
118 消除贫困 保障人权: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18·北京人权论坛”观点综述
武文扬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 “2018·北京人权论坛”于 2018 年 9 月 18-19 日在北京举办。来自近 50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和专家就 “消除贫困: 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与会人士肯定了消除贫困对促进人权保障的意义,尤其是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推动,以及对特定群体的保护。与会人士分享了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减贫经验,讨论了减贫的困难和挑战,并就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建议。此论坛为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嘉宾提供了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消除贫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 Vol. 0 (6): 118-129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394 KB)  ( 35 )
130 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提升中国人权话语权 ———北京人权论坛十年回顾
任丹红
北京人权论坛是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于 2008 年创立的全球性人权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10 年来,论坛紧跟时代潮流,精心设置议题; 求同存异,寻求人权最大共识; 开放包容,打造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典范。论坛已成为各国在平等、和谐、包容、开放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学术平台,为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北京人权论坛需要在新时代定位新角色,寻求更明确的发展动力与方向,深层次、全方位助推论坛生命力、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力量。
2018 Vol. 0 (6): 130-142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400 KB)  ( 34 )
143 《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与后世影响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70 周年国际研讨会综述
唐颖侠
由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 “《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与后世影响———纪念 《世界人权宣言》70 周年”国际研讨会于 2018 年 10 月 11-12 日在天津市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人权机构官员等 30 余人出席会议,并围绕 “宣言起草者们的历史贡献与起草过程中的争论及其解决”“《世界人权宣言》对战后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作用”以及 “应对当今世界各种新挑战: 宣言精神的现实意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会学者共同回顾了该宣言制定的历史过程,反思了其所倡导的人权原则和多元价值,深入探讨了 《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过程中涉及的宗教、哲学和文化基础问题,对于 《世界人权宣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拉美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也颇具特色。在研讨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原创学术观点和新颖的学术发现。
2018 Vol. 0 (6): 143-153 [摘要] ( 74 ) HTML (1 KB)  PDF (353 KB)  ( 35 )
154 中国人权信息(2018 年 9-10 月)
王陈平
2018 Vol. 0 (6): 154-158 [摘要] ( 60 ) HTML (1 KB)  PDF (198 KB)  ( 28 )
  行业动态 更多
2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
  通知公告 更多
22 通知公告1
  合作单位 更多
22 合作单位1

版权所有 © 《人权》杂志社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199号华富商贸大楼203/206/207 电话:(010)6517096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京ICP备2021003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