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介绍   |   编委会   |   栏目介绍   |   投稿指南   |   优秀专家   |   期刊征订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人权》注释体例举要
  友情链接
22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22 中国人权网
22 《中国法学前沿》
22 联合国保护人权专栏
2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17-12-10

热点关注
人权动态
特稿
学术专论
人权讯息
 
       特稿
1 在中国人权研究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向巴平措
2017 Vol. 0 (6): 1-3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117 KB)  ( 35 )
       热点关注
4 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李君如
2017 Vol. 0 (6): 4-6 [摘要] ( 56 ) HTML (1 KB)  PDF (120 KB)  ( 35 )
7 促进和平权的实现  推动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沈永祥
2017 Vol. 0 (6): 7-9 [摘要] ( 46 ) HTML (1 KB)  PDF (120 KB)  ( 36 )
10 坚定人权自信  全面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付子堂
2017 Vol. 0 (6): 10-12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118 KB)  ( 35 )
13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韩大元
2017 Vol. 0 (6): 13-16 [摘要] ( 59 ) HTML (1 KB)  PDF (146 KB)  ( 35 )
17 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总纲领
齐延平
2017 Vol. 0 (6): 17-20 [摘要] ( 54 ) HTML (1 KB)  PDF (145 KB)  ( 35 )
21 宪法与民法联结与互动中的人格权保障
刘志刚
2017 Vol. 0 (6): 21-24 [摘要] ( 45 ) HTML (1 KB)  PDF (151 KB)  ( 34 )
       学术专论
25 略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探究与创新
谷春德 文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在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主流人权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形成和创新的进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具有科学的内涵,提炼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理论探究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人权文明的优秀成果;要以构建中国的人权话语体系为目标;要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积极性,组织动员他们积极参与人权观的理论创新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权话语体系。 
2017 Vol. 0 (6): 25-42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511 KB)  ( 36 )
43 论人权的限度——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视角的分析
王耀海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社会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人权本质上是为社会统治阶级拥有同时为社会适度共享的生存保障。它根源于经济结构,以利益为基础。在其实现过程中,人权受到实现能力、社会均衡度、国家接受度、控制权力空间和目标国适格等因素的直接影响。由此产生的人权适对性,要求建设人权时应该结合该国具体条件,在综合限度内争取最佳实现路径。在中国,人权限度正不断被突破,人权保障水平日益提高,这一点值得密切注意。 
2017 Vol. 0 (6): 43-55 [摘要] ( 33 ) HTML (1 KB)  PDF (386 KB)  ( 35 )
56 试论人权法学研究的定位、内容与方法
于文豪
人权法学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学科心态,在法学规范性的基础之上,以更为宽阔的学科视野,积极关注和回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广泛的人权议题,提出人权法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并且使这些学术方案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应用。为此,人权法学应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学学科。问题导向式的研究对象应当成为未来人权法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人权法学研究应当尽可能贯通法学内部各个学科,并且适度超越法学研究视野,吸收其他学科的有益成果,但又不至于脱离法规范本身。 
2017 Vol. 0 (6): 56-70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692 KB)  ( 36 )
71 人权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护
黎梦
少数民族语言权利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包括语言权利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和其他权利的保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构建了包括语言权利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框架。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护,应当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履行国家义务的角度出发,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侵权申诉机构,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机制,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护的考核评估,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的进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2017 Vol. 0 (6): 71-87 [摘要] ( 79 ) HTML (1 KB)  PDF (1002 KB)  ( 35 )
88 《巴黎协定》的人权维度
何晶晶
《巴黎协定》是第一个纳入人权法视角的国际环境法条约,其中涉及人权法的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序言部分。该协定呼吁缔约国要关注"健康权""土著居民权利""移徙者权利"和"发展权"等具体人权的保护,也对"气候公正"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应。本文系统梳理《巴黎协定》序言中的人权内容及其法律地位,并探讨在新的国际环境法框架下进一步推进人权与气候变化的融合问题。鉴于当前国际社会正在进行关于《巴黎协定》的规则细化特别是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的谈判,应该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在遵约机制的具体规则设计中把人权保护作为衡量缔约国遵约的必要元素,并在国家的自主贡献目标(INDCs)上纳入实体人权和程序性人权的视角,使人权法的语言与考量真正落实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和适应性措施之中。 
2017 Vol. 0 (6): 88-102 [摘要] ( 64 ) HTML (1 KB)  PDF (463 KB)  ( 36 )
103 人权视野下的环境权及其实现
蒙禹诺
环境权的诞生源自于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以及人权观念的发展。为了顺应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环境权入宪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普遍做法。然而,环境权的实现与一国的经济、文化及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由于各个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法律体系的不同,环境权入法的路径方法也不同。环境问题涉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每个人对充分实现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所享有的权利是一项人权。环境权的本质和核心就在于人权。从我国法治发展实践以及法治功能逻辑来看,需要将人权写入环境法,保障大多数人所应享有的环境公共利益,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17 Vol. 0 (6): 103-112 [摘要] ( 80 ) HTML (1 KB)  PDF (334 KB)  ( 36 )
113 论“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共性
毛俊响
作为国际人权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表现出明显的形式共性和实质共性。形式共性表现为共同的制定机关、结构特征、主题指向和体系构成;实质共性表现为实质内容的相似性、程序机制的同质性、规范解释方面的互补性。"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共性是人权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2017 Vol. 0 (6): 113-124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391 KB)  ( 36 )
       人权动态
125 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17 Vol. 0 (6): 125-144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581 KB)  ( 3 )
       人权讯息
145 “中国的和平权理念与实践”理论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罗清云
2017年9月11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的和平权理念与实践"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党政有关部门、多所高校和人权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70多位代表就"和平权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平与和平权在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和平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构建""和平权与和平学""和平学的推广与学科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从人权角度进一步阐释我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及中国对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的建设。 
2017 Vol. 0 (6): 145-152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271 KB)  ( 33 )
153 中国人权讯息
王陈平
2017 Vol. 0 (6): 153-156 [摘要] ( 36 ) HTML (1 KB)  PDF (170 KB)  ( 35 )
  行业动态 更多
2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
  通知公告 更多
22 通知公告1
  合作单位 更多
22 合作单位1

版权所有 © 《人权》杂志社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199号华富商贸大楼203/206/207 电话:(010)6517096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京ICP备2021003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