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介绍
|
编委会
|
栏目介绍
|
投稿指南
|
优秀专家
|
期刊征订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人权》注释体例举要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中国人权网
《中国法学前沿》
联合国保护人权专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8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2018-07-10
学术园地
热点关注
人权讯息
热点关注
1
改革开放以来人权理论研究中“平等问题”的变与常
付子堂 汤博为
1978年,学界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掀起对包括法律平等在内的若干法学重大问题的大讨论。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相关研究从深受阶级话语影响的思想争鸣,到阶级话语不断淡去的抽象理论研究,再到技术化、具体化的实践转向。这种"变"的脉络清晰可见,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权理论发展的轨迹。而"变"中有"常","常"不仅在于贯穿40年的立法平等研究,更体现于理论研究呼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内在不变逻辑。
2018 Vol. 0 (4): 1-8 [
摘要
] (
66
)
HTML
(1 KB)
PDF
(275 KB) (
36
)
9
改革开放与我国人权观的变迁
刘志强
一个国家、地区的主流人权观与该国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人权实践也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对人权及其相关密切词句检索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观的演变规律及其脉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观的发展中,人权观念方面逐步展开争论,人权学说逐步主动创新,人权规范及实践逐步自觉构建。中国人权观变迁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的轨迹。
2018 Vol. 0 (4): 9-25 [
摘要
] (
39
)
HTML
(1 KB)
PDF
(2248 KB) (
34
)
2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人权意蕴
范电勤 崔田田
2015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丰富的人权意蕴,具有发展、提升、保障人权的作用。其核心是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来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来综合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2018 Vol. 0 (4): 26-35 [
摘要
] (
78
)
HTML
(1 KB)
PDF
(319 KB) (
40
)
36
改革开放与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进程
罗艳华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进程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密切相关,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以改革开放的进程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决定参与国际人权合作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成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的进程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80年成立研究国际人权活动问题的多部委协作组、1991年发表第一份人权白皮书、2004年"人权入宪"和2013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参与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018 Vol. 0 (4): 36-51 [
摘要
] (
85
)
HTML
(1 KB)
PDF
(473 KB) (
42
)
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国际人权事业进步的贡献
何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也对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当正确看待这些人权成就和对国际人权事业进步的贡献,并从这些成就和贡献中探寻启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应当在持续推进自身人权保障事业的同时,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8 Vol. 0 (4): 52-61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325 KB) (
36
)
62
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刘璞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国家应当履行的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受教育保障制度经历了政策主导期、普通法律规范期、专项立法期、国际接轨期、制度完善期五个阶段。在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的各项法律政策的保障措施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必须看到,我国残疾人教育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质量不高,非义务教育的发展速度缓慢、规模有限。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法律制度,加强特殊教育专项督导与评估工作,健全管理机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出台相关制度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
2018 Vol. 0 (4): 62-78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503 KB) (
35
)
79
积极引领可持续发展 有效落实发展权:中国的实践
姚琨
发展权的概念和主张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人权理论和制度的重大贡献。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在国家层面,中国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国际层面,中国呼吁强化发展权专门机制,重视发展权的经验总结与分享。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前景广阔,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推动发展权的任务也依然繁重。
2018 Vol. 0 (4): 79-85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245 KB) (
34
)
学术园地
86
全球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理论表达与实践
钱锦宇
当下世界人权事业仍然面临着由物质资源短缺、全球环境危机和全球恐怖主义等因素构成的结构性挑战和危机,而现有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格局,已经难以有效应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上述结构性挑战和危机,因此有必要推进和实现全球治理的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作为引领全球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和全球治理现代化的一种可能性行动方案,可以推进全球治理现代化,推动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
2018 Vol. 0 (4): 86-93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268 KB) (
42
)
94
被遗忘权中国化的路径与反思
刘雁鹏
欧盟首先确定的被遗忘权制度引入中国以来,国内学者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对被遗忘权引入中国的问题作了论证,并对其中国化路径进行了分析。被遗忘权的论证及其中国化路径尚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被遗忘权未必是解决个人信息遭受侵犯的问题良方,因为国内制度及实践已经允许个人删除网上信息,以个人信息权为核心构建被遗忘权也有可能阻碍互联网发展。被遗忘权的引入应当遵循中国国情,在制度设计上以隐私为核心构建被遗忘权,在内容上进一步明确何为个人数据,在具体落实上对数据主体有所区分,在应用范围上囊括刑事法领域。
2018 Vol. 0 (4): 94-107 [
摘要
] (
47
)
HTML
(1 KB)
PDF
(436 KB) (
40
)
108
人权视域中的农村法律援助
黄娟
作为人权保障制度之一的农村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在法律适用的各个环节为广大农村服务对象提供法律帮助,体现了对农民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获得平等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经过二十余年的成长,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供需失衡、范围狭窄、经费紧张等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应立足农村法律援助的实践,扩充援助队伍,提升援助质量,拓宽援助范围,落实经费支持,让农村法律援助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行得好。
2018 Vol. 0 (4): 108-118 [
摘要
] (
55
)
HTML
(1 KB)
PDF
(356 KB) (
36
)
119
论人权的相对普遍性
杰克·唐纳利 郭晓明
作为国际政治方案的人权与普遍性的主张联系紧密。然而,人们对人权普遍性的抨击仍旧是普遍存在的。的确,一些版本的普遍主义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政治上是险恶的,或是两者兼有的。人权的普遍性及相对性都具有多重意涵,应当分析人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不能)被看作是普遍的,同时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不能)被看作是相对的。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人权的"相对普遍性"的观点。
2018 Vol. 0 (4): 119-138 [
摘要
] (
49
)
HTML
(1 KB)
PDF
(638 KB) (
35
)
人权讯息
140
人权共识与文明共荣——“2018·中欧人权研讨会”观点综述
周力 聂清雨
"2018·中欧人权研讨会"于2018年6月28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法国国际人权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和法国ADELIE语言与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承办,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洲政治和战略交流研究所协办。来自中国和欧洲人权领域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多样性与人权保障"的主题,针对"中国语境中的人权理念""《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人权理念及其反思""多元世界中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文明多样性下的人权交流与对话""寻求多元文明的人权共识"等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共识,以充分对话的形式增进了人权的跨文化交流,推进了中欧学界的相互理解。
2018 Vol. 0 (4): 140-149 [
摘要
] (
54
)
HTML
(1 KB)
PDF
(325 KB) (
36
)
150
中国人权信息
王陈平
(2018年5-6月)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018 Vol. 0 (4): 150-153 [
摘要
] (
75
)
HTML
(1 KB)
PDF
(198 KB) (
33
)
行业动态
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
通知公告
更多
通知公告1
合作单位
更多
合作单位1
版权所有 © 《人权》杂志社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199号华富商贸大楼203/206/207 电话:(010)6517096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京ICP备2021003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