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介绍
|
编委会
|
栏目介绍
|
投稿指南
|
优秀专家
|
期刊征订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人权》注释体例举要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中国人权网
《中国法学前沿》
联合国保护人权专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6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16-11-10
高层论坛
高层论坛
1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导言2016-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中国人权事业持续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时期。自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两期人权行动计划。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
2016 Vol. 0 (6): 1-20 [
摘要
] (
45
)
HTML
(1 KB)
PDF
(566 KB) (
3
)
21
论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工作的重心——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入
唐勇
国务院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官方的权威性、年度的延续性和内容的侧重性,是确立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工作重心的文本依据。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工作的重点可以解读为,以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为抓手,以发展权为目标,通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实现。"十三五"时期的重点是在区域发展框架中保障经济权利,在民族交往交流中保障文化权利,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保障自治权利。
2016 Vol. 0 (6): 21-30 [
摘要
] (
34
)
HTML
(1 KB)
PDF
(333 KB) (
33
)
31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特点及完善
司马俊莲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需要做出新的调整,以适应国内外文化环境和文化政策的变化趋势。应当加强法律的体系化建设,包括宪法上将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涉及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地方立法要注重体现自身区域特色和可操作性;在立法程序上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权利主体自身的意愿,强化在文化开发中的利益分享原则;在立法宗旨上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不断创新。
2016 Vol. 0 (6): 31-43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409 KB) (
35
)
44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阶段性“遵约”行为研究
李晓燕
在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研究中,"遵约"行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中外学者对"遵约"问题研究的一组学术对话,在国际人权机制领域进行了理论印证。研究发现,中国参与国际人权机制的四个历史时期中渐次出现了"程序性遵约"、"行为遵约"、"制度遵约"、"政治遵约"、"社会遵约"的特征,并且随着中国遵约程度的加深,依次获得了体系的"形式承认"、"分配承认"和"价值承认"。被体系认可的中国把自身的价值观带入体系发展中,自然引发"体系变革",由此形成了"参与实践"—"体系承认"—"体系变革"的完整实践过程。
2016 Vol. 0 (6): 44-56 [
摘要
] (
54
)
HTML
(1 KB)
PDF
(421 KB) (
35
)
57
中国对《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批准与实施
张晓冰
作为1980年第一批签署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国家之一,三十余年来,中国从法律、政策、社会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履行缔约国的义务,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赋予妇女更多的机会和权利,效果显著。然而妇女的就业、参政、健康、家庭暴力等问题尚未得到良好解决,而女童、农村妇女、老年妇女等特殊的女性群体面临的问题也仍存在改进的空间。不能仅仅停留在赋权的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社会习俗与社会环境,提高妇女行使权利的能力,促使一种能力上的平等,从而达到真正的正义,推进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
2016 Vol. 0 (6): 57-79 [
摘要
] (
61
)
HTML
(1 KB)
PDF
(721 KB) (
38
)
80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健康权保障
曲相霏
气候变化削弱了国家保障人权的能力,而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又可能对人权保障带来新的影响。健康权是国际人权法保障的一项重要人权。气候变化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变化本身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二是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上述两方面影响都与气候正义有关联,由此形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健康正义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保障健康权要求国家和国际社会在适用已有的人权法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加强健康权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包括新药品/新医疗技术的知识产权转让和资金支持等等方面,以实现健康正义。
2016 Vol. 0 (6): 80-93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452 KB) (
37
)
94
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把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致力于减贫脱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6 Vol. 0 (6): 94-110 [
摘要
] (
39
)
HTML
(1 KB)
PDF
(885 KB) (
3
)
11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以拉萨市为例
边巴拉姆
作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西藏,自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以《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为主的法律规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平等赋予每个公民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权利和机会,从而促进整个西藏自治地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积极履行国家义务,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有力地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发展权。
2016 Vol. 0 (6): 111-118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285 KB) (
2
)
119
促进体面劳动 维护社会正义——国际劳工组织有关劳工权利的公约概要
张岩涛
国际劳工组织作为联合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机构之一,通过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方式来指导和推动全球劳工立法工作,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劳动条件,实现社会正义。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履行国际劳工公约规定的义务,完善国内劳动法律体系,落实国家保护责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体系。
2016 Vol. 0 (6): 119-133 [
摘要
] (
46
)
HTML
(1 KB)
PDF
(505 KB) (
60
)
134
增进文化共识,促进和谐融合——2016·中欧人权研讨会观点综述
李超群
"2016·中欧人权研讨会"于2016年9月27日至28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召开。本届中欧人权研讨会以"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为主题,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与欧洲6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当下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焦点问题,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学者们一致认为,达成跨文化共识,实现和谐融合,对于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事业乃至促进全人类人权事业的总体进步至关重要。
2016 Vol. 0 (6): 134-147 [
摘要
] (
48
)
HTML
(1 KB)
PDF
(427 KB) (
36
)
148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及其实践的新认识——“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中国视角”国际研讨会述评
柳华文;徐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于2016年10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中国视角"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研讨人权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特别是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外代表在会议中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并提出"南方人权模式"和"南方人权视角"等新概念。他们结合中国制定和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国在法治领域的进步与发展等,积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实践的特点和经验。会议高度评价中国在人权国际合作中的建设性影响,特别是在联合国人权机制实践和引领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2016 Vol. 0 (6): 148-154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259 KB) (
39
)
155
中国人权讯息
叶传星
(2016年9月-10月)9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二年。根据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
2016 Vol. 0 (6): 155-160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228 KB) (
32
)
行业动态
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
通知公告
更多
通知公告1
合作单位
更多
合作单位1
版权所有 © 《人权》杂志社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199号华富商贸大楼203/206/207 电话:(010)6517096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京ICP备2021003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