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介绍   |   编委会   |   栏目介绍   |   投稿指南   |   优秀专家   |   期刊征订   |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人权》注释体例举要
  友情链接
22 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22 中国人权网
22 《中国法学前沿》
22 联合国保护人权专栏
2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府白皮书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0卷 2期
刊出日期:2015-03-10

高层论坛
特稿
学术专论
人权史话
 
       特稿
1 立根原在群众中
叶小文
2015 Vol. 0 (2): 1-2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176 KB)  ( 169 )
3 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面旗帜
陈士球
2015 Vol. 0 (2): 3-7 [摘要] ( 152 ) HTML (1 KB)  PDF (297 KB)  ( 142 )
8 建构中国自己的人权话语体系
付子堂
2015 Vol. 0 (2): 8-11 [摘要] ( 156 ) HTML (1 KB)  PDF (405 KB)  ( 160 )
       学术专论
12 人权概念的语用学分析
陶菁
人权本身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其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面向。语用学是指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它强调对话语研究的情境性。基于语用学的人权概念分析,可以将人权放置到历史语境、文化语境、政治语境、制度语境中,考虑到人权概念所内涵的变迁性、习俗性、双重性与实践理性特征,对法治中国语境中人权概念的理解,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传统社会历史积淀、中西法律文化融合、中外政治话语纷争、以及中国人权制度化实践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明晰不同语境中的人权概念,有助于加深对人权的理解,从而有益于深入推进法治目标的实现。
2015 Vol. 0 (2): 12-24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1410 KB)  ( 155 )
25 基本权利: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内在限度
易有禄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权利性控制,即通过对基本权利的确认来保证立法权的正当行使,其理论基础是自然权利论。基本权利作为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内在限度,对立法权之行使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立法机关不得制定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其二是立法权之行使应当以保障基本权利的实现和促进基本权利的发展为宗旨。立法权限制基本权利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受到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的限制。
2015 Vol. 0 (2): 25-37 [摘要] ( 96 ) HTML (1 KB)  PDF (1406 KB)  ( 134 )
38 看守所被羁押者的人权保障
程雷
看守所人权保障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水准的重要试金石。看守所作为法定的刑事羁押执行场所应当体现中立属性,是被追诉人实体权利与诉讼权利保障的重要场所,是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重要基点。从宏观层面来看,被羁押人权利保障应当区分为诉讼权利与羁押处遇两个方面,前者应当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后者遵循社会化原则。就当下中国的权利保障情况而言,床位制、医疗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械具的使用以及羁押场所的透明与监督机制是亟待完善的主要方面。
2015 Vol. 0 (2): 38-48 [摘要] ( 201 ) HTML (1 KB)  PDF (1336 KB)  ( 143 )
49 动力与能力:迁徙自由的法律化
王耀海
迁徙自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迁徙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经由国家法律的认可而成为法律基本权利。在迁徙动力之外,迁徙自由的实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流动需要等因素,迁徙自由成为西方社会的普遍追求,并通过宪法被确立。与西方国家类似,市场化的中国在人口普遍迁徙中,要求迁徙自由法律化。但因市场化尚未深度化持续,迁徙自由法律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普遍的暂时流动与城市在可载能力范围内对迁徙人口的持续接纳,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的“有限迁徙”,成为中国迁徙自由法律化的基本限度。
2015 Vol. 0 (2): 49-62 [摘要] ( 98 ) HTML (1 KB)  PDF (1525 KB)  ( 138 )
63 移徙工人权利的国际保护标准
陆海娜
在全球化的今天,劳务移民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必须面对的普遍现象。在充分尊重移民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文在中国于2013年出台了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即将修订《外国人来华就业管理条例》之际,全面梳理和分析保护移徙工人权利的相关公约、案例和解释性法律文件,厘清移徙工人权利保护的国际法标准,希望藉此为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2015 Vol. 0 (2): 63-75 [摘要] ( 169 ) HTML (1 KB)  PDF (1333 KB)  ( 166 )
76 人民居住权的法律保障:中国台湾与大陆的比较
李永然
保障人民的居住权是实现居住正义的要求,也体现国际人权公约关于适足住房权的要求。本文比较中国台湾与大陆的居住权法律保障措施,尤其注重分析了台湾住宅法的基本理念及其存在的问题。台湾保障居住权的法律对中国大陆的相关立法或可具有启发意义。
2015 Vol. 0 (2): 76-87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1318 KB)  ( 181 )
88 反恐怖主义与人权保护:非洲的视角
保罗·安德鲁·格瓦查
反恐怖主义与人权保障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结合非洲的实际,对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予以分析。政府要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也担当人权保障的义务。权利对于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都至关重要,要将人权建设纳入反恐机制,借助于人权保障来努力消除通常可以滋生恐惧主义的各种不满情绪。
2015 Vol. 0 (2): 88-97 [摘要] ( 149 ) HTML (1 KB)  PDF (1213 KB)  ( 160 )
       高层论坛
98 《残疾人权利公约》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理念变迁与制度创新
刘文静

人们对残疾的认知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医学模式”过渡到“社会模式”。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重申残疾的“社会模式”理念,并把残疾人事务全面纳入人权保障的范畴。我国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应当在残疾人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方面,采纳正确的残疾模式,并且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认识,树立正确的残疾观念。在残疾人保障制度方面,应当实现从福利救济到权利保障的转变,贯彻反歧视的理念,以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和平等机遇为重点;并努力使“纸上的权利”成为现实权利,真正改变残疾人在社会上的不利处境,实现残疾人的全面社会融合。

2015 Vol. 0 (2): 98-114 [摘要] ( 141 ) HTML (1 KB)  PDF (2000 KB)  ( 178 )
115 腐败:现代人权的敌人
约塞·阿维拉·赫雷拉
腐败是拉丁美洲新民主国家以及世界其它很多国家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在当代,反对腐败与人权保障有着密切联系。腐败现象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通常会侵害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侵犯弱者的权利,也经常会侵犯民主原则、侵害司法公正等。从人权角度看,腐败是国家履行保护改善人权义务的最大障碍之一。因而,为了保障人权,必须坚决打击腐败。
2015 Vol. 0 (2): 115-124 [摘要] ( 160 ) HTML (1 KB)  PDF (1217 KB)  ( 149 )
125 关于使用“特定群体”称谓的建议
许尧
在当前中国的人权研究中,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少数民族、残障人士等群体的指代有很多称谓,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特定群体”等。弱势群体在划分标准上缺乏客观性,强调其弱势属性亦不利于对其尊严的平等尊重,特殊群体重在强调其不同于一般的独特属性,而这些属性往往是低于或弱于一般状态的,也会引起相关群体的不良感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用法均与尊重人权的精神不一致,因而不是人权研究中的理想用语,我们建议统一改用“特定群体”。“特定群体”的称谓在客观性、平等性、开放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更理想的称谓。
2015 Vol. 0 (2): 125-133 [摘要] ( 234 ) HTML (1 KB)  PDF (1031 KB)  ( 143 )
       人权史话
134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保障富足、有尊严、健康和文明生活的人权宪章
李红勃
为了更好地实施《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联合国通过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各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成为保障全人类富足、有尊严和健康文明生活的国际人权宪章和法律基础,同时还设立了相关的执行、监督机制。中国自签署、批准《公约》以来,采取了诸多措施,积极承担《公约》义务,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在人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015 Vol. 0 (2): 134-144 [摘要] ( 166 ) HTML (1 KB)  PDF (1297 KB)  ( 139 )
       高层论坛
14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人权议题 ——“法治中国与人权”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于文豪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承办的“法治中国与人权”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11月14日在苏州举行。40余名与会学者围绕“法治与人权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发展与国家治理”“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与话语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者共同认为,人权保障与法治建设息息相关,法治的核心始终应该是维护人权。全面保障人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应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全面保障人权。

2015 Vol. 0 (2): 145-155 [摘要] ( 143 ) HTML (1 KB)  PDF (1241 KB)  ( 156 )
156 中国人权讯息(2015年1月-2月)
2015 Vol. 0 (2): 156-160 [摘要] ( 82 ) HTML (1 KB)  PDF (632 KB)  ( 28 )
  行业动态 更多
2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世界人权宣言》66周年纪念研讨会
  通知公告 更多
22 通知公告1
  合作单位 更多
22 合作单位1

版权所有 © 《人权》杂志社
地址:朝阳门内大街199号华富商贸大楼203/206/207 电话:(010)65170968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京ICP备20210034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