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自由思想:《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汇通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 |
|
|
摘要 早在18世纪,儒家推己及人的自由思想就融入了《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自由条款。儒家仁的学说及其他自由思想,对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及其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自由思想的支点是以仁为道德基础的自律。儒家创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规范具有保障人的消极自由的社会效果;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为规范具有保障人的积极自由的社会效果。儒家自由思想以社会为本位,坚持每个人的自由与他人自由的统一,坚持个人自由寓于社会共同体的整体自由之中的理念。儒家的奠基于良心(仁心)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方式和从义务到权利和自由的自由实践路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儒家自由思想与《世界人权宣言》关于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的规定相通,与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念相似,是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的独特的自由话语体系。
|
|
|
[1] |
毛俊响;王欣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变迁逻辑[J]. 人权, 2020, 0(1): 1-18. |
[2] |
李超群. 马克思的“人的形象”理论及其对构建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启示[J]. 人权, 2020, 0(1): 19-42. |
[3] |
黄爱教. 论幸福生活权的目的论解释[J]. 人权, 2020, 0(1): 43-53. |
[4] |
刘红春. 社会组织走出去参与人权治理的贡献、经验与风险防控[J]. 人权, 2020, 0(1): 75-87. |
[5] |
庞林立. “工商业与人权”议题下的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J]. 人权, 2020, 0(1): 88-104. |
[6] |
陆海娜;陈以恒. 社会权利视角下的平台经济“第三类劳动者”保护[J]. 人权, 2020, 0(1): 105-120. |
[7] |
何海澜. 论儿童优质教育权利的法治保障[J]. 人权, 2020, 0(1): 121-134. |
[8] |
戴瑞君. 我国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司法适用研究[J]. 人权, 2020, 0(1): 135-154. |
[9] |
汤姆·茨瓦特. 过去七十年中国对国际人权体系的贡献[J]. 人权, 2020, 0(1): 155-164. |
[10] |
冯·库曼斯 弗雷德·格林菲尔德 门诺·T.卡明加 . 人权研究方法简论[J]. 人权, 2020, 0(1): 165-170. |
[11] |
尚海明. 文明多样性与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2019·南南人权论坛”观点综述[J]. 人权, 2020, 0(1): 171-180. |
[12] |
中国人权研究会. 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问题凸显“美式人权”的虚伪[J]. 人权, 2020, 0(1): 181-190. |
[13] |
王陈平. 中国人权信息(2019年11-12月)[J]. 人权, 2020, 0(1): 191-194. |
[14] |
李红勃. 儿童全面发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J]. 人权, 2019, 0(6): 1-9. |
[15] |
林建军. 国际人权公约视野下儿童家庭生活权概念的逻辑展开[J]. 人权, 2019, 0(6): 10-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