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为基,政治为旨——马克思论经济权利与政治权利之关系 |
李超群 |
西南政法大学 |
|
Economy as Basis, Po1itics as Purpo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ghts in Marx’s Theory |
|
摘要 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理论及其对启蒙人权观的批判,可发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理论存在着两个维度,并由此给出了两套人权位阶体系。 一方面,在异化的现实中,经济权利确属政治权利的基础与目的;另一方面, 在价值的应然层面上政治权利是人权之人本关怀的最本质体现, 它优 位于经济权利。在此意义上,经济权利优先于政治权利,正是启蒙人权观念的实质主张; 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之异化的批判,恰证明了人本关怀是经济权利难以承载之重,他更加严肃地对待了政治的本质, 更加强调政治权利之于人权的重要地位。 重新理解马克思关于经济权利的论析,能够使我们在从经济权利和经济基础进行人权建设之时,不致过分夸大地将这些 “基础”等同于“目标”,人权的目标始终植根于人的真正而纯粹的政治生活之中。
|
|
关键词 :
马克思,
政治权利,
经济权利,
人的解放,
人权
|
|
作者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
[1] |
李步云 . 发展权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 人权, 2015, 0(4): 1-4. |
[2] |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女性人权保护[J]. 人权, 2015, 0(4): 29-43. |
[3] |
李淑英. 阿玛蒂亚·森的发展观对我国人权建设的启示 [J]. 人权, 2015, 0(4): 44-52. |
[4] |
柳华文. 论加强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公共外交[J]. 人权, 2015, 0(4): 53-72. |
[5] |
郭曰君. 论国际人权法中的国家间指控程序[J]. 人权, 2015, 0(4): 93-116. |
[6] |
程雷. 看守所被羁押者的人权保障[J]. 人权, 2015, 0(2): 38-48. |
[7] |
于文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人权议题 ——“法治中国与人权”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权, 2015, 0(2): 145-155. |
[8] |
陶菁. 人权概念的语用学分析[J]. 人权, 2015, 0(2): 12-24. |
[9] |
刘文静. 《残疾人权利公约》视角下的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理念变迁与制度创新[J]. 人权, 2015, 0(2): 98-114. |
[10] |
约塞·阿维拉·赫雷拉. 腐败:现代人权的敌人[J]. 人权, 2015, 0(2): 115-124. |
[11] |
陆海娜. 移徙工人权利的国际保护标准[J]. 人权, 2015, 0(2): 63-75. |
[12] |
保罗·安德鲁·格瓦查. 反恐怖主义与人权保护:非洲的视角[J]. 人权, 2015, 0(2): 88-97. |
[13] |
许尧. 关于使用“特定群体”称谓的建议[J]. 人权, 2015, 0(2): 125-133. |
[14] |
李红勃.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保障富足、有尊严、健康和文明生活的人权宪章[J]. 人权, 2015, 0(2): 134-144. |
[15] |
张晓玲 冯巾桐. 论人权保障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J]. 人权, 2015, 0(1): 29-38. |
|
|
|
|